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时众人都以为,皇帝这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拿侄子当质子的事实,博个好名声罢了,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然后十年后,正烨帝依然没有儿子,而晋王长子却长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少年。
太后是过世了,后宫的妃嫔们都过了好生养的年纪,朝堂上的势力也被正烨帝整顿得差不多了,然后,正烨帝立侄儿为太子,紧接着就带着太子出征西北,去打北羯了。
这一场仗,盛朝大获全胜。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场仗看起来虽然只打了六个月,正烨帝却为此准备了十年。
六个月后,北羯损失了十分之六的军队,直退一千里,龟缩到他们的王庭,而盛朝大军占领了连绵巍峨的黑云山。
黑云山密林千里,山路狭窄,隘口险峻,易守难攻。
盛朝占据了黑云山的隘口,就等于掐断了北羯想要入侵盛朝边关的道路,只要隘口不失,此后至少五十年的安稳日子是毫无问题的。
在出征之前,也有大臣们反对过,一则是反对皇帝亲征,二则反对皇帝把太子也带去,因为若是战事不利,皇帝太子一锅被人端了,盛朝群龙无首,马上就要大乱,只剩一个被迁居冷宫的皇后能有屁用!
结果皇帝没听。
按皇帝的说法,太子不能不经风浪,让他去看看战场,看看军士们是如何为了国家安定而拼杀的,日后他就知道如何更认真更谨慎地治理国家。
最后是皇帝胜利了。
太子胆子很大,不但没被那些血腥场面吓着,反而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也能上马去斩几个北羯人的头颅。
北羯一退,皇帝立刻挟大胜之威,转扑东狄。
东狄的战力还不如北羯,只不过仗着东北山深林密罢了。
只是盛朝大军来得太快,东狄王族尚未及撤退,已经被人兵临城下,只得举族自缚出降,被安置到东南之地去“圈居”
,从此再无东狄一国。
这场仗打了不到一年,驱北羯,灭东狄,剩下西南之地的夷族不等皇帝动手,立刻上表称臣,年年朝贡。
至此,四夷平定,江山稳固,百姓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了。
而后,正烨帝还在位了四年,为的是让太子逐渐接手国事,学着做皇帝。
到了正烨二十三年,正烨帝退位,太子继位,号为继成。
继成帝的亲生父母晋王夫妇被加封地,不过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封地居住,偶尔在过年的时候进京见见儿子,之后也就赶紧返回封地,并没给御史们留下一点半点弹劾的机会。
至于退位之后的正烨帝,好像是在不知不觉间消失的。
据史书记载,正烨帝退位之后,便不再过问国事,整日居住观星台,仿佛是修仙了。
要说正烨帝的父皇,那就是个笃信佛道迷恋金丹的主儿,但正烨帝是不信这些的,所以这修仙的说法总觉得不大可信。
但他一退位就住进了观星台,终日与秀明国师厮混,这可不是假的。
所以史官也只好将其记载为:帝入观星台,终日不出。
并不好说究竟在里头是干什么。
再然后,当继成帝把国家治理得不错的时候,正烨帝就消失了。
正史说他隐居,野史说他成仙,甚至还有人暗地里猜测是不是被继成帝给咔嚓了,真是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继成帝没出来辟谣,只管每天上朝下朝,一如往常地办理国事。
大概过了一年吧,这些谣言就渐渐平息了,倒是另有消息出来:有人说在山东见到了正烨帝和国师,当时国师正在求雨;有人说在西南山里看见两人采药,极像正烨帝和国师;甚至有一日之内,两地相隔千里,一地晨见帝与国师泛舟,一地则慕见帝与国师野炊,简直是传得神乎其神。
再然后……这些消息也就渐渐地没有了。
因为继成帝开始立后、选妃、生子,新一轮的帝位交替又要开始,而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更容易被新鲜事吸引过去,至于正烨帝与秀明国师,渐渐的就成了故纸堆里的两个符号。
随人艳说神仙事,往者已矣不可追……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终于结束了。
至于被锁的78章,其实就是啪啪啪,不影响理解内容的。
但是因为啪啪啪太多,改都木法改,所以也就木法解锁,将来如果出定制,会一字不落放到里头的。
...
温诺以为爱一个人是无条件相信这个人,但有一天她被设计,爱便如烟花,眨眼即逝。沈世霖说温诺,你背叛了我,你就该接受我的惩罚。自此,三年时间,温诺活在了地狱,她再没有爱,只有麻木。不想,一个可爱的孩子突然出现,带她走出灰暗,看见光明,然后温诺看见从阳光下朝她走过来的傅庭琛。他说女人,谁准你和别的男人结婚?…...
天道历两千八百年,九州大陆唯一的天道宗师哈明非逝去,中土乾州虽然依旧强盛,却失去了定国之柱,八方云动,暗流汹涌。乾州之外,八州虎视,乾州之内,勾心暗战。历史悠久的三圣道宗,与天道宫之间的恩怨未了。阳神道师,为了哈大师留下的天道古卷,明争暗夺。在偏远的八荒青州,一个看起来并不突出的少年,偶得天道宗师,一生精华凝聚而成的道珠,抽丝剥茧,从中悟道。在风起云涌的九州大陆之上,演义一场道器纵横,热血沸腾的故事。...
本不想修仙,纯粹是被逼得!没想做大侠,本来就很腹黑!2017,很污很毁三观的仙侠,慎入慎看!随便吐槽拍砖喷子,嘿嘿嘿!...
七岁那年,我抓住了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17岁那年我对着天空来了一炮以为强了整个世界而现在,我拥有了她就以为暂停了所有的时间!粉丝群490222010!...
江宋二府世代交好,宋挽未出生便同江行简定下婚约。二人青梅竹马,她困于后宅,一生所学不过为做江家妇准备。少年鲜衣怒马志向高远,未及弱冠便远赴边关建功立业,临行前江行简亲手为她戴上白玉簪。一句等我,宋挽便入了心,哪怕他战死沙场,她也执意抱着灵位嫁入城阳侯府。她将少年藏在心尖守寡六年,却等到江行简带着挚爱回京。少年挚爱言行古怪,她夏日制冰,制火器扶持侯府扶摇而上。宋挽看着他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