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三天,结束了。
高考的成绩先出来的,哥哥是理科,总分486,过了省内本科一批线,在他纠结于报志愿的时候,中考成绩也出来了。
我加上体育20分总分665,一中录取线是582,超出录取线80分。
不出意外的,我进了一中实验班。
领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换下了校服,换上了新买的裙子,又换了新鞋,这些都是作为我考进一中实验班的奖励。
“四眼”很高兴,说是这级毕业生是近五年里升学率最高的一届,我们班42个学生,考上县一中的就有25个,实验班名单还没下来,但保守估计前十名应该都是没问题。
大红色的纸印刷着个人信息,被卷成小卷儿,用红绸带绑了,挨个儿发完之后开了最后一场班会,我一向不喜欢这种煽情的场合,也忍不住抹了几次眼泪,“四眼”深情并茂的说:“我祝同学们前程似锦,金榜题名。”
班会开到了下午四点,每个人都红着眼离开了学校,我也是其中一个,回家前,骑车又一次跑去了他家门口,靛蓝色的大门紧闭着,这是我对那天最后的一点印象。
而我的初中生活,到这里,彻底结束了,从炎热的夏天开始,又从炎热的夏天结束,有始有终。
爸妈并没有对我的成绩表示出什么情绪,倒是哥哥,收到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家里还摆了酒,七大姑八大姨能来的基本都来了一遍。
暑假过得轻松自在,在家宅的太久,我妈在某一天的早晨问我:“你以前假期都不着家,这段时间咋不见你出去了。”
也是辛苦,难为她还能发现我不爱出门了。
八月份是北方最热的时候,河边的芦苇勉强能遮住一些阳光,上班车的时候选错方位了,坐在了右边靠窗,太阳直勾勾的晒过来,我都感觉要脱皮了,去县城的班车会绕几个乡镇,看着上上下下带着行李的学生,我对未来三年的寄宿生活感到很迷茫。
正式开学在八月二十八号,因为高一新生要军训,通知书上写了八月二十号正式报道。
二十号早上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分班表,教学楼前的白墙上贴的满满的,拿着箱子的我拼命的挤也只看到了我在高一六班,是最后一个实验班。
确定了班级,去教学楼找了教室报道,班主任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话不多但很具威严:“在这儿签字,完了先去后勤楼一楼量身高体重定校服尺码,再去二楼领宿舍钥匙和床卡,下午四点操场集合。”
我点了点,飞快的签好名字,鞠躬致谢:“谢谢老师。”
他抬起头瞄了我一眼:“自己一个人来的,被褥买好了吗?”
突如其来的关心有些懵,我摇了摇头:“还没……”
他又低下头开始对接下一个人了,纸张翻动间他说:“后勤楼三楼有卖的,300一整套,虽然贵了点,但比校门口摆摊的要好一些,你可以去看看。”
秉着礼多人不怪的心思,我离开前又说了一句:“谢谢老师。”
一中不大,后勤楼也不好找,辗转了将近两个小时才领到钥匙和床卡,宿舍在女生公寓的三楼,302,楼梯口右转第一间,对面就是公共卫生间。
床卡是三号,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床位铺好了被褥,我对着床头新喷的漆,找到了自己的床位,右边第二个上铺。
二零一一年,小县城的一中,住宿条件极度不好,八人间,上下铺,狭**仄的空间,唯一欣慰的就是有暖气。
放好行李箱,又从背包里拿出新买的手机,捏着钱去了后勤楼三楼。
一个人扛着铺盖卷卷,爬到三楼,等把床铺收拾好都已经将近十二点了,摸了摸空荡荡的肚子,背着包又去食堂晃了一圈。
以前只听说一中食堂像喂猪一样,逛了一圈,确实像喂猪,零星开的几个窗口不是卖面的就是卖馍的,看着黑乎乎不带一点油水的面,以及目测可以砸死人的馒头,我果断去了小卖部,买了一桶泡面。
简单吃完午饭,趁着午休人少,跑去了教学楼看惦记很久的分班名单。
韩芬也在一中,分到了四班,白伟钰也在四班,都是实验班,我们初中一个班的只有第一吴媛媛在2班,尖子班。
名单前几页就是这些个熟悉的名字,跟我一起分到六班的初中同学只有原来三班的高艳霞,再往后瞅,王婧婧分到了高一十一班,是普通班。
对着名单看了许久,一中历来的习惯,会把每一级的学生分为三等,分别是尖子班,实验班,普通班。
就拿我们这级来说,中考前一百名组成了一班二班两个尖子班;一百零一名至三百名组成三班四班五班六班四个实验班,三百名往后的组成了七班往后到十六班的普通班。
本着新学校的好奇,溜达了几圈,在高三专属教学楼青蓝舍门口的大牌子上看到了最新一届高考分数及录取院校,我哥的名字很好找,最左边一列的倒数第五个就是,他结束了高中,而我刚刚开始高中。
逛完校园回去宿舍已经住满了,经过简单的互相问候,我们都不是一个班的,我还算幸运,下铺的候甜甜跟我一个班,也只有我两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