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獗领兵到达丹郡后,齐军的势头便大不如前了。但萧呈这几年没有白干,齐军的战斗力也再不是兴和三年可比,他们兵甲强健,机械精良,是一支能攻城掠地,又能守土安邦的强劲之师。
几场仗打下来,竟是胜负各半,一时半会难分伯仲。
虽然这与萧呈先声夺人,抢占了先手有关,但也足以证明,萧呈这个对手,真的已经养肥了。
当然,冯蕴并不意外。
他一贯如此。
若再给他更多的时间,将天下收入囊中,也是迟早的事。
侯准有句话是对的,既生喻,何生亮。
上辈子若不是晋朝有裴獗,国祚如何能延续那么久?
只不知,裴獗去后,萧呈可曾大举渡过淮水,灭了李桑若父女的傀儡朝廷?
因战事的缘故,这一年好似特别的漫长。
从入夏到寒冬短短几个月,仿佛经历了几度春秋。
前方打仗,把年味都冲淡了,冯蕴甚至没有什么心思准备年货,只差了阿楼去办。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唐少恭的提醒,倒是让她放在心上了。
她不亲自过问,但去裴府“请教”了裴老将军。
儿媳妇领着孙子亲自上门,言辞恳切,裴冲次日便让人推着轮椅上了朝——
裴獗登基后,仍然在世的父亲如何封赏,在朝堂上曾经引发过争议。众臣意见各不相同,认为需要再三权衡,以免父子争权。
裴獗不甚在意那些议论,依循古礼,尊裴冲为“太上皇”,过世的养母也封了太后,上了尊号,以尽人子之孝。
然而,裴冲没有入宫。
一个皇城里,不能有两个“皇帝”,个中微妙裴獗十分明白,他不想让裴獗为难,更不想让有心人找到半点影响父子关系的把柄。
受了封赏以后,裴冲即以腿脚不便为由,终年四季守在裴府里,平素只有女儿裴媛在身边,就算是朝中宴请、祭祀等要论尊卑的活动,也从不参与。
裴獗和冯蕴回去请安,也算是享了天伦。
谁能想到,足不出府的“太上皇”会突然驾到,并且直言宣布:
皇帝出征期间,由他携太子裴隽监国。
冯蕴不知道唐少恭上朝看到裴冲,是什么样的脸色,反正她心情好些了,当日便让膳房备了些适合长辈口味的饭食,亲自端到广阳殿里,带瑞宝跟裴冲一道用了晚膳。
从广阳殿出来,瑞宝牵着她的手,有些沉默。
冯蕴想到些什么,侧目问他,“在想什么?”
“想父皇。”
瑞宝说罢又仰头,“母后,你呢?”
“也是。”冯蕴微笑。
瑞宝学着大人模样,叹口气。
“坐上朝堂,儿臣方才明白父皇的辛劳。”
冯蕴轻笑一声,下意识问:“瑞宝可喜欢?”
她依旧记得当年元尚乙一遍一遍说,不要当皇帝,还说皇宫就是一个牢笼时,那张小脸上痛苦的模样。
她希望瑞宝开心。
害怕他是另一个元尚乙。
“嗯。”瑞宝淡淡应了一声,又突然重重点下头,“儿臣觉得很有意思。”
“哦?有意思在哪里?”
“儿臣坐在那里,看臣子们勾心斗角,听他们话里有话,就像坐在棋盘之前,看黑子和白子一般,搅风云之局,品暗藏机锋。一字一句,皆是学问,一言一行,全是文章。朝堂上,才是智慧和权谋的巅峰之局啊,一旦洞察,就很是快活……”
冯蕴看着他认真的小脸,在他手心捏了捏。
“路还很长,慢慢学,慢慢走。”
瑞宝也回握她,重重的,“儿臣明白,父皇都教过我了。要稳、当安如泰山。要勤,以国事为重。要狠,不姑息纵容。要仁,需心怀万民。要德,无愧天下苍生。”
冯蕴笑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夜风醉人。
她觉得这一次,裴狗赢了她。
在儿子心里的地位,分明比她高了呢?
“母后,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灯笼的光,照着青石板的路。
冯蕴看着一大一小两个人的脚,交替往前,鼻腔突然一酸。
有一年的除夕,裴獗便是这样带着他和瑞宝,不坐肩辇,慢慢走回宫里的。
三个人的脚,走得更快,也更为欢畅。
她道:“等齐国退兵,父皇就回来了。”
瑞宝问:“齐国退兵,仗就不打了吗?”
冯蕴低头看他的小脑袋,嗯一声。
她原是想安抚孩子,不料润宝听完却皱着眉头,抬起眼来看她。
“齐国欺负咱们,岂能他们说休战就休战?”
冯蕴心下一惊:“那依瑞宝之见?”
“儿臣以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