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的将铜钱一枚枚的拨出来。
李素也快哭了,心情格外沉重,他早早的就盘算好要买一面大铜镜,欣赏自己的绝世容颜,看着老爹这副小气样子,他知道梦已经碎了。
三百文钱,请了村里十位庄户帮忙春播,耽误下来的农活几天便干完了。
李素觉得价格很公道,李道正显然不这么认为,钱花出去后便每天阴沉着脸,一副每天都过清明节的模样。
从贫苦庄户一跃成为小地主,不得不说,李道正的心态还未摆正。
……
东阳公主成了太平村最大的地主,圣旨里说“实食邑百户”,便意味着村里有一百户人家成了公主庄子里的庄户。
新上任的地主婆很客气,一点没有摆皇家架子,花了三天时间将公主府的内部事务打理清楚后,东阳公主亲自出门,依照礼节拜访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宿老。
宿老们感动得涕泪横流,指天画地发誓一定将庄户们料理妥当。
很快,一则消息很快便传播开来。
东阳公主决定在太平村东头建一座学堂,兴办村学。
公主办村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就是用最少的代价换得自己在天平村过上舒坦的日子。
关中人虽穷,但却特别有骨气,绝对不会接受平白无故的施舍。
想要笼络庄户,送粮食是下策,容易得罪人,但办村学就不同了,不仅能迅速笼络民心,而且说不定将来也会给朝廷输送一两个栋梁之材……
公主办村学的消息刚传开,李道正一大早就把李素从床榻上拎了起来。
“收拾收拾,找件顺眼的衣裳换上,跟我去村学。”
“村学?读书?”李素呆楞半天,定定盯着李道正的脸。
半晌,李素仰天哈哈干笑:“别闹,孩儿再睡一会儿,午饭时叫我……”
一个意犹未尽的呵欠打到一半,李素只觉得**上狠狠挨了一脚,接着身子腾空而起,一只粗壮的胳膊夹着他往外走。
被老爹夹在腋下一路往村学走去,路上乡亲们纷纷侧目,人人脸上露出尊敬又想笑的表情,很纠结。
自从治好天花后,李素好不容易在村里赢得的声望,今日让老爹搞得颜面大失。
李道正把李素带到村学前,二话不说一脚踹上李素的**,李素踉跄着一头栽进去。
好汉不吃眼前亏,李素心中暗暗决定,等老爹走了立马就逃课。
“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路。”李道正忽然说道。
李素回头,发现老爹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认真和希冀。
李道正嘴笨,说了两句便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涨红了脸,忽然朝李素晃了晃拳头,露出恶狠狠的表情:“反正……好好读书!不读抽死你。”
威胁过后,李道正扭头便走,李素眼尖发现,转身的一瞬间,父亲竟红了眼眶。
“看,我家娃上村学读书咧,以后跟读书人做学问。”迎面遇到同村的乡亲,李道正自豪的大笑
得到乡亲的羡慕和赞美后,李道正笑得从未有过的畅快。
没来由的,李素忽然觉得自己的眼眶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