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1章 就此暂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孙永吉自家知自家事,素来就以人情圆融为第一要务,然后练兵,营伍,钱粮,军械等诸事向来都不太理会。

    军阵厮杀之事,他是差的远了。

    若真的是被朝廷点中去什么地方当军镇营兵将领,那可就惨了。

    兵凶战危,有机遇也是有危机,但此时此刻自也是容不得他拒绝,只能硬着头皮接旨,不仅不会兴奋,相反还隐隐有些叫苦不迭的感觉。

    这个风头出的并不合算,孙家是太祖年间随大军南下,先后跟汤和和傅友德,一路打到重庆,灭了明玉珍之后就是在常德留驻,此后得了常德卫指挥佥事世职,相对于很多洪武年间的将门世家,世袭指挥佥事应该是只次于侯伯家族,属于是混的相当不错的存在了。

    大明卫所武官,从世袭小旗,总旗,百户,千户,这些官职从七品到五品,属于一般的武官序列存在。

    当然,若是世袭锦衣卫百户,千户,那是另当别论。

    很多高门显宦的文官家族,官位是没有办法世袭,但若皇帝喜欢,于国有功,在子弟中择一不善读书的,授给世袭锦衣卫百户或千户官职,在当时也是帝王给臣子酬功的一种手段。

    毕竟世袭锦衣卫武官,留在天子脚下,不敢说有多大的荣华富贵,但家世绵延不绝,官位薪火相传,不被欺,不愁吃穿用度总是能保证的,身为父母者,若儿子中有不能读书或没有大出息的,得到这样的世职也是相当不错了。

    张居正的几个儿子,有读书的,也有赐锦衣卫世职……

    李成梁诸子,有的不仅是赐给锦衣卫世职,还直接到锦衣卫任实职,这也是皇帝表明对李家的态度,用之不疑。

    普通卫所的百户和千户,最少在嘉靖和万历年间还算不错,到了天启,崇祯朝,这些世职几乎就毫无意义了。

    而孙永吉和戚继光都是指挥佥事的世职,说明开国之初,这两家的祖先都属于混的还不错。

    对孙永吉这种没有什么上进心的世袭武官来说,就呆在现在的位子上就很好,朝廷要是真的重用他,那真是苦也……

    这种事自是没有办法说出来,看来此后过不多久只能告病,拖一阵子把世职交给儿子承袭算了……

    再下一道旨意,却是不能在府衙开读了。

    是朝廷褒奖荣王的旨意,皇帝从内帑银中拨一千两,包括一些丝绢等物,赐给荣王,以褒扬这一次王府出兵平乱的功劳。

    湖广官员也是得随同,李文进等府衙官员负责带路。

    由于新的知府没有上任,知府印信却是得立刻交出,李文进只能将知府大印交给黄同知,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

    大群人等,包括新上任的川湖总督屠大山在内,俱是往荣王府赶过去。

    李文进矗立原地,几个幕僚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虽是早有准备,真的丢了官职之后,感觉上就是完全不同。

    眼前这位前任知府大人,一向是以精明强干著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