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之时,农忙结束。四里八乡的农民汇聚到东庄镇中赶集、务工、谋生、娱乐。东庄镇的午后,颇为繁华,阳光落在整洁的街道上。
咸亨商行的负责人都弘感慨的欣赏着镇中的繁华盛景,步入位于镇中十字路口的书生食府。这是东庄镇中唯一的一座酒楼,垄断经营,生意红火。
在柜台后面的张掌柜认识都弘这个执掌整个东庄镇商贸大权的白脸书生,笑呵呵的从柜台后迎出来,“都掌柜近来可好?”
都弘一身读书人的直裰,白脸,身形消瘦,笑道:“还行。张掌柜,我来定位置。晚上二楼的雅座留四五十人的位置给我。明天中午酒楼二楼我要包下来。”
张掌柜应着,麻烦归麻烦,但咸亨商行就是书生食府的东家,他一个掌柜能说什么?好奇的问道:“都掌柜这是要大宴宾客?”
都弘就笑,“贾院首今天傍晚回镇中。我们同学为他接风洗尘。”
张掌柜恍然的笑起来,“原来如此。贾副使要回来。应该的,应该的。”
都弘心情不错,笑着道:“张掌柜,你这话可不对咯。赈灾副使这个职位朝廷早撤了。如今我们院首中举,你们都要改口叫老爷。”
张掌柜心里觉得古怪,叫个十一岁的少年“老爷”真古怪。但风俗规矩确实如此。圆滑的改口,“理当如此。”
送走都弘,张掌柜琢磨了下,给管着酒楼的东家林姑娘送信:小贾老爷要回东庄镇了。
这则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东庄镇。
…
东庄镇横一街两层楼高的林家茶楼后台中,林心远和班主说书人罗先生说着话,谈论着贾环即将要回来的消息。
林心远穿着一身锦袍,留着胡须,十八九岁的年纪,容貌英俊。看起来有些历练后的稳重,焦急的道:“罗先生,你说我见了面应该怎么称呼他呢?”
贾兄、小贾老爷、子玉等等称呼显然都是不合适的。贾环中了举人,身份已经不同。
说书人罗先生一身蓝色大褂,刚从台上说了一段《射雕英雄传》下来,正拿着茶缸咕咚咕咚喝水,失笑道:“东家何必失了方寸。你和小贾老爷相识于微末之时,又是同窗、舍友,你只需按照原有的称呼即可。”
林心远琢磨了下,点点头,“嗯。”至于,去不去迎接这种问题是不用考虑,贾环算的上是他的先生。
…
咸亨商行中关于贾院首要在今天下午回来的消息早就传开,而闻道书院中的消息相对要闭塞些。此时已经是十月初,明年二月份的县试即将到来,风景秀丽、幽静的书院中都是学习的氛围。
新校区的内舍讲堂下课,纪澄拿着书包,跟着易俊杰、姚纬等八人往书生食府走去。
纪澄有些兴奋的问道:“易兄,还赶得及吧?”
易俊杰一脸络腮胡子,打趣的笑道:“小纪,你要真想去迎接贾兄,就该和张四水、秦弘图、柳逸尘他们那样逃课去书院大街的路口等着。”他知道这个小师弟很有崇拜贾环。
纪澄苦着脸道:“上次院首还告诫我说要认真读书,他要是知道我逃课,肯定会不高兴的。院首真是厉害,名登桂榜。这下他可是名副其实的书院弟子第一人。”
易俊杰、姚纬几人都是大笑。贾环中举,不仅仅是为他正名,为书院之首。更重要的是,贾环、大师兄、罗君子三人的举人功名,足以稳定书院的根基,维持这大好的局面。
君不见,三里长街道路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朗月寒星披明瓦,疏风密雨裹周风。
…
贾环的马车在金红的夕阳浸染着天边的白云时抵达东庄镇。
闻道书院、咸亨商行的都弘、柳逸尘、姚纬、易俊杰、张四水、秦弘图、纪澄、林心远等四十多人在镇中的十字路口迎接着,蔚为壮观。镇中不少人都在围观。
贾环下了马车,笑着和诸位同学打招呼。随即,贺喜他中举的祝福如潮而来。
“子玉,恭喜你中举。”
“贾兄,恭喜你高中。”
“祝贺院首名登桂榜,京报连登黄甲。”
贾环得体的一一回应,和众人一起前往就在路口边的书生食府。稍显年轻的纪澄看着人群簇拥的贾环,心情激荡。读书成功的喜悦、荣耀,不比做事差。
冬夜徐徐的拉开帷幕。书生食府的二楼中灯火明亮,歌声与叫好声四起。有同学以铁板琵琶、北地腔韵,高歌诗仙李太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贾兄,祝贺你高中!”林心远上前来给贾环敬酒。心中敬服。
“林兄客气。坐。”贾环笑一笑,喝了酒。在酒桌前,微笑看着眼前热闹的一幕,看着同学、朋友。心中被温暖、惬意、明快的情绪包裹着。
他只给几名好友写了信,但对出现眼前的这一幕:四十多人来迎接他,并不意外。他在闻道书院、咸亨商行中有这样的威望,影响、号召力。心中也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在沉浮。
大师兄的故乡在密云县,罗君子的故乡在宛平县赵老乡,而他的故乡在这里!自雍治八年冬来到这里,已经历时近两年。不管他的前途、将来如何,这里将是他的魂牵梦绕之地。
这是他在中举后,第一次回来。值此之时,欢快的情绪如黄河奔涌,咆哮而来。
夜色中,酒宴的气氛炽热。
…
贾环回到东庄镇的第一个夜晚就醉倒。
第二天,冬日初升,屋舍、商铺、良田、树林、山丘、书院沉浸在朝阳中时,贾环到闻道书院讲师宿舍区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