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棉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反对的余地。

    这个时候,众人才将女眷哭丧的席位挪到了一旁,让这些军中过来的哥儿们上香祭拜。

    慕容德昌还未成婚,虽然算不上夭折,不需要随便找个地方埋了,重新投胎,可以埋进祖坟。

    但既然算不上成人,殓、殡、葬这三个阶段,也都是一切从简。

    不重殓,不停柩,死亡之后不能在家放过一日,必须要在午时前下葬。

    所以得到消息的通家之好,都也派了晚辈赶在午时之前来上一炷香。

    节度使府这边,赵德昭昨夜没有练功,早上天未亮就起床了,练了半个时辰的内功,然后才又练外功。

    挥刀练武之时,也是一宿未睡的卢多逊就从木器营那边过来了。

    赵德昭练完功,又冲了一个凉,换上一身衣服,这才叫上了卢多逊,安排人摆饭一起吃。

    他对卢多逊没有成见,虽然这个人是个怼怼,性格不好,但是能力确实很强,要不然,他也不会一路得罪人,一路坐上丞相的位置。

    饭间,他听卢多逊汇报了木器营那边的情况,昨日死亡人数一共一百六十三,受伤的两百有余,再加上一仓库硝石,还有烧毁的木材,可以说的损失惨重。

    但是事故既然已经出了,解决问题,以后加强防范才是更主要的。

    卢多逊也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了后事的处理,各方面的补偿,面面俱到。

    治本,赵德昭不需要他,因为后世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有很多。但是治标,属于这个时代精英的卢多逊给出的解决方案很不错。

    赵德昭夸奖了他一番,等吃完饭后,才跟他说起了棉花的事。

    这件事可以通过民政官来推广,但是见不到效益之前,民间推广会很慢。

    南北朝时期棉花就传入华夏,到了明朝才让棉布成为华夏的主要布品消费品,这个中间过了好几百年。

    卢多逊现在的职位是兵曹,给军队供应的车,马,器械,织品,都是他跟各方面联络沟通。

    将棉花划为军供,又有他这个干将推广,就会快速很多。

    卢多逊却有些不理解,问道:“留守,棉花我不知是何物,应该与木棉差不多吧?为何不让府尹推广,而要交给属下呢?”

    “不,棉花比木棉用途更加广泛,除了充填棉衣棉被,更主要的是,能够织出棉布。等种植多了,棉布会比绫罗绸缎的价格更低。”

    “能低多少?”

    丝绸也分了七八种,但是价格大致不超过两倍。明朝的粗棉布价格只有丝绸的五六分之一,锦缎的十分之一左右。

    赵德昭道:“要是到处都种了棉花,价格只有丝绸的一两成。”

    卢多逊一振,又问:“保暖如何?”

    “远超木棉,麻布。”

    在棉花进入华夏之前,百姓的服装大部分都是麻衣。

    从人类的历史开启,麻衣就是人类种植最多,需求最大的物种之一。

    在华夏,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为主的麻布织品,在数千年来,一直为人类服务。

    甚至在后世,棉布已经普及,麻布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用途还更加广泛了。

    不过,不管从实用性,经济性上来说,推广棉花种植都是必须的。

    没有棉花和棉布,北方那广袤的天地,根本无法去征服。

    虽然棉花伤地,费水,但是以后可以继续占领中亚地区,专门在那里种棉花。

    卢多逊兴致大增,问道:“棉花在何处有?”

    赵德昭道:“据我所知,在西北和崖州一带都有,并且品种不一。你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寻来不同的品种和种植户,了解棉花的种植习性,查验那种棉花的产量高,保暖强,更适宜纺织。

    木器营在江边的那套纺纱,纺织设备,可不仅仅只能做丝绸,麻布啊!”

    “留守”

    赵德昭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你放心,银钱这边我出,只要你研究出来,我会立即在适宜的地区推行种植,并且今后为你记上一大功劳。”

    这一下,卢多逊立即不推了,起身抱拳道:“属下一定不负所托。”

    对他这种一心向上爬的人来说,服从赵德昭的安排,获得赵德昭的好感,比什么都重要。

    佟亮走了进来。“二哥儿,马车已经备好。”

    赵德昭点了点头,问卢多逊:“卢工曹可愿与我一同前去慕容家族祭拜一番?”

    慕容家族是地头蛇,卢多逊以后会经常跟他们打交道,自然不会不愿意。

    何况跟赵德昭一起出行,这对他可是拉关系的好机会。

    他立即抱拳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