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军队的纪律有保证,就算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战斗力也不会差。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说道:“在没有作战任务之时,士兵需回到镇台等待征召,军官则需回到内务府等待选用,有作战任务之时,参谋科再根据实际需要从一镇或者数镇挑选足够数量之士兵,再从内务府选用相应之军官,合编成军然后出征。”
“还有,军官之选用也不可再像现在这般随意,而是需要一定之规。”
“今后可以引入军衔制度,军衔可划分为士官、尉官、校官、将官以及元帅。”
“除元帅不分级,其余四阶军衔皆划分为上中下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及上将,共五阶十三级。”
“规遇就是,南京国子生毕业即为下士,非士官不得任班长,非尉官不得任排长以及连长,非校官不得任营以及团长,非将官不得任旅长以及师长,非元帅不得任司令。”
“最后,可根据士子营诸统兵士子及第一期国子生在灭奴大战中之军功,逐一评定相应之军衔级别,以备今后之选用,其中士子营之诸士子以校官为主,将官比例不超过一成,南京国子监之一期国子生则以士官为主,尉官比例最高不超过三成。”
江天一逐一记录好,最后又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请圣上示下。”
迎上崇祯征询的眼神,江天一接着问道:“如果兵归于镇,官归于府,则如何保证各镇士兵之训练?还有各镇之武器装备如何保养?”
相比刀矛弓等冷兵器,火器的保养更频繁也更重要。
一般来说,刀矛弓箭等冷兵器十天半个月保养一次就足够,但是火器却要日日擦试,不可有一时懈怠。
所以江天一才特意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此事难不住崇祯,他早就已经有了对应的安排。
“由内务府定期派出一批尉官,前往各镇充任教官,负责各镇训练。”
“至于武器装备保养,可在各镇所属寨堡分设武库以储存武器装备,每日训练之时,让镇兵做好武器装备之保养。”
定期派遣低级军官前往各镇,负责镇兵的训练任务,就再不用担心军阀割据的风险,一来低级军官没那个号召力,二来就算极个别低级军官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也没有时间让他与士兵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
军制革新就此定下来。
……
江天一回到参谋科时,郑森等几个士子正与十几个国子生热烈讨论。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江天一笑问道,“说来我也听听。”
“嗨,还能讨论什么,不就是军功的事呗。”郑森道,“发动北伐之前,圣上可是明确说过,等北伐胜利灭掉建奴,就要正式建立一套新的军功制,也不知道这套新的军功制是个什么样的军功制?何时出来?”
战后酬功,这是一早就说好了的。
酬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赏赐,这个早就已经下发,无论士子、国子生还是底层的将士,标准都是一样的,一律赏赐55元。
除了赏赐,再就是军功制又或者说爵位制。
许多士子既期待军功制,但是又怕爵位制。
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无论是士子营的统兵士子还是第一期国子生,都自认为是读书人,所以不屑于与武将为伍,对封爵心存抵触。
薛宗周道:“依我看来,多半是效彷秦汉建立军功爵制。”
其余士子和国子生也是纷纷附和,都认同薛宗周的判断。
然而江天一却笑着说道:“说的是这个事情啊,这可巧了。”
郑森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急问道:“军功制度已经出来了?”
“出来了。”江天一笑道,“不过跟你们说的有些不太一样。”
“那是什么样的?文石兄你快说。”郑森急道,“别卖关子了。”
江天一道:“圣上定的军功制并非秦汉时代的二十级军功爵制,而是分五阶十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及元帅,元帅之上还有陆海空大元帅,不过这是皇帝专属。”
“士?尉?校?将帅?五阶十三级?”郑森等士子及国子生面面相觑。
圣上定的这一军功制,确实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江天一却又接着说道:“圣上定的其实并非军功制,而是军衔制,不过意思差不多,统兵士子以及国子生需要累积军功才能够实现军衔的晋升,累积的军功越多或者军功越大,军衔的提升幅度也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