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大明水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每样各五万斤,圣上是现在就想尝尝吗?”

    “要尝。”崇祯笑着点点头,又说道,“但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十月丰收了之后,朕与爱卿等一起品尝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

    “十月丰收之后?”郑鸿逵愕然问道,“圣上之意是要做粮种?”

    崇祯闻言心头也是咯顿一声,急问道:“爱卿给朕捎来的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该不会是已经煮熟了吧?”

    “那倒没有。”郑鸿逵连忙道,“臣只是没想到圣上竟然要种植,早知如此,臣就应该多多搜罗一些过来。”

    “需要搜罗?”崇祯讶然问道,“闽地不是有很多人种植这些吗?”

    郑鸿逵忙道:“闽地别的州府或许种植的多,但是我们泉州种植的却不多,因为马铃薯和玉蜀黍口味差,蕃薯的口感好些但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所以乡邻都不爱种植,我们泉州人还是喜欢吃大米,米饭的口感更好。”

    崇祯便懂了,这是种植习惯问题。

    华夏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进入到了农耕文明。

    种地的理念已经融入华夏的基因,变成了种族天赋。

    华夏人对于土地情有独钟,对于耕种的作物同样情有独钟。

    从先民时期直到明末时期,华夏人的祖祖辈辈种植的一直都是五谷,无论是“稻黍稷麦菽”的五谷还是“麻黍稷麦菽”的说法,反正都是没有马铃薯、蕃薯以及玉蜀黍的,所以对于种植这三样舶来作物有着天然的抗拒。

    不妨想象下,有个老农家有十亩田,种水稻能有二十石稳稳的收成,足够一家十几口吃一年饱饭,然后有一天,一个儿子回来告诉他说,种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们觉得种地的老农会是一个什么的反应?

    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一个大巴掌扇过去。

    你个混账东西,别人说种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就信啊?万一是骗人的,全家老小跟你喝西北风啊?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尽整些虚头八脑的玩意,滚!

    所以如果没有官府强制推广,是不会有人去种植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的,哪怕是亲眼看到别人已经丰收了也不会去种。

    鬼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后会不会害人?

    万一女人吃了生不出小孩呢?那不绝后了?

    我们华夏祖祖辈辈种了几千年五谷,还比不上这些个?

    所以,习惯这个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种族的习惯就更加难以改变。

    这也是马铃薯、蕃薯以及玉米明明在明代中叶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直到清朝的康乾年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用了两三百年,才把种植习惯改过来。

    至于有考据说,蕃薯、马铃薯以及玉米在传入中国之初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扩广开,主要是因为选种的问题,说什么蕃薯、玉米及土豆需要经过不断的选种,产量才能提上去,然后才有可能得到推广,这就是扯澹。

    印第安人种植蕃薯土豆玉米种了几千年了,你说还没完成选种?

    还是说蕃薯土豆玉米在引入华夏之后就野化了,需要重新驯化?可能么?

    就跟华夏先民种五谷种了几千年了,你说五谷还没有完成选种?所以别的大陆或者国家引入五谷之后需要花几百年来进行选种?闹呢。

    英国人把茶叶引入印度、斯里兰卡,头茬就丰收。

    水葫芦引入中国没几年就泛烂成灾,再还有桉树啥的不胜枚举。

    所以根本不存在地域改变导致的野化问题,只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作物移栽到哪都能行,没有地域变了就要重新选种这种事,去非洲种地的中国人也没见要花几十上百年时间来重新选种。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种植习惯的问题,习惯是最难改的。

    但是对崇祯这个穿越者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蕃薯、土豆还有玉米是好东西,生长期短、产量高而且比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耐旱,贫瘠的山地都能种植。

    就是郑鸿逵带过来的种子不够多。

    五万斤玉米种充其量也就种一万亩。

    五万斤蕃薯最多也就种个一千多亩。

    土豆就更加完蛋,估计只能种几百亩。

    想到这,崇祯就轻叹了口气,看来今年是指望不上了,只有等到明年大规模的推开种植之后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军粮供给。

    郑鸿逵有些不安的道:“圣上,可是有什么问题?”

    “没有,只是刚才说到了粮食,朕就想起了天下黎庶正嗷嗷待哺,朕身为君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着实的难受。”崇祯随口胡诌了一句。

    “圣上心系天下苍生,此诚百姓福份。”郑鸿逵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