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把持朝政
次日,天色才蒙蒙亮,文武百官就在内侍的引领下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进了宫城,隆武帝虽然年幼,却把崇祯帝勤政的优良传统保持了下来,等百官依序走进奉天殿的时候,他已经早早坐在龙椅上了。
自古只有百官等候皇帝,从崇祯帝始才有了皇帝等候百官的先例。
文武百官依序跪倒丹墀之下,三呼九叩之后才起身分列两班,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子安上前一步尖着嗓子喊道:“万岁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万岁。”张子安话音方落,新晋应天府尹瞿式耜出班奏道,“臣有本奏。”
原应天府尹魏大本已经升任右佥都御史,外放福建巡抚去了,瞿式耜刚刚接的班,这家伙虽说不是东林党人,却与东林党有很深的渊源。
隆武帝肃手道:“所奏何事?”
瞿式耜肃然道:“臣于昨夜抓获两名奸细,拷打之后惊悉一桩惊天阴谋,兹体事大,臣不敢妄下决断,还请万岁圣裁。”
隆武帝悚然道:“什么阴谋?”
瞿式耜沉声道:“有人要造反!”
“什么?”隆武帝终究年幼,听说有人要造反顿时龙颜大惊,失声道,“谁,谁要造反?”
瞿式耜道:“宁南侯左良玉,还有朝中几位勋戚与之暗中勾结!”
“胡说八道!”瞿式耜话音方落,与左良玉关系不错的高弘图就出班反驳道,“宁南侯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么可能造反?”
瞿式耜微微侧头以眼角余光望向了站在文官班首的钱谦益,钱谦益笼在袖中的右手忽然伸了出来,做了个手刀下切的手势,瞿式耜心领神会,立刻跪地奏道:“万岁,不但宁南侯左良玉要造反,朝中还有他的同党!”
瞿式耜此话即出,除了早就心中有数的人,其余的官员纷纷吃了一惊。
“报……”
老天爷似乎是刻意要印证瞿式耜的话,瞿式耜话音方落,司礼临秉笔太监韩赞周就一溜小跑进了奉天殿,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奏道,“万岁爷,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造反了,左良玉造反了!”
“啊?”
“这?”
“真反了?”
“天哪,这可如何是好?”
“是呀,王总督不在啊,谁能抵挡得住左良玉?”
满朝文武立刻就炸了锅了。
这一幕当然是钱谦益精心策划的,不能不说,钱谦益在勾心斗角方面还是挺有能耐的,先让应天府捅出左良玉和朝中官员勾结试图造反的“内幕”,然后再安排左良玉造反的消息进宫,两件事的先后顺序换了一下,所产生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如果是左良玉造反的消息进宫在先,瞿式耜奏报“谋反案”在后,那么瞿式耜就有捕风捉影的嫌疑,可现在让钱谦益这么一捣腾,把两件事的先后次序一换,左良玉造反的消息立刻就成了瞿式耜“谋反案”的铁证!
“诸位。”兵部尚书史可法看不上去了,出班说道,“诸位不必惊慌,王总督虽然不在朝中,最精锐的中央军也不在南京,可燕子矶大营毕竟还有六万中央军,再加上正在营中整训的六万江北军,要守住南京还是绰绰有余的。”
马士英的反应也很快,立刻出班奏道:“万岁,臣有本奏。”
隆武帝道:“马爱卿请说。”
马士英道:“正在燕子矶大营整训的六万江北精兵乃是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人旧部,万岁为何不让三位将军统率昔日旧部前往安庆迎战左良玉的叛军呢?”
史可法道:“马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高弘图和一些与东林复社不对付的官员也纷纷出班附和道:“臣等也附议。”
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人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喜色,有了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马士英的联名举荐,恢复兵权就大有希望了,只要恢复了兵权,三人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干掉王朴!
站在文官班首的内阁首辅孙传庭心头大骇,同时也不能不佩服王朴的老辣,如果不是王朴在飞鸽传书中再三叮嘱,如果不是钱谦益和吕大器在昨天晚上提前做了布置,马士英、史可法、高弘图又突然间联起手来,孙传庭和东林复社肯定会阵脚大乱,要是一个处置不当,让史可法、高弘图他们把局面翻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好在王朴有先见之明,好在孙传庭他们已经未雨绸缪做好了布置。
“不可!”
奉天殿上陡然响起一声炸雷般的大喝,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等人骇了一跳,急回头看时,只见瞿式耜须发皆张、脸色铁青,看着他们的眼神就像是见到了杀父仇人一样。
“万岁,各位大人,绝不能让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统兵!”
马士英怒道:“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位将军行伍多年、身经百战,六万江北精兵又是追随他们多年的旧部,指挥调度起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满朝文武当中,还有谁能比三位将军更合适?”
瞿式耜朗声道:“马士在所说不假,可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和左良玉是同谋,把旧部交给他们统率,那不是自掘坟墓吗?”
高杰三人脸色大变,急出列反击。
高杰喝道:“瞿式耜,你血口喷人!”
刘良佐像头狗熊一样咆哮起来:“瞿式耜你个狗娘养的,你有证据吗?”
“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瞿式耜冷然道,“本官既然敢说你们是左良玉的同谋,手里当然有铁证!”
“万岁!”瞿式耜说罢又向隆武帝道,“臣抖胆请御驾及诸位大人前往应天府,容臣把铁证一样一样摆出!”
高弘图急道:“万岁,兹体事大,且不可听信瞿大人一面之词。”
“高大人!”瞿式耜冷然道,“你几次三番替三位乱臣贼子说话,究竟是何居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