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文古籍的一个“重地”,虽然在雕刻印刷技术上,越南的版本难与中国版本比拟,但普通的古籍中,越南版本可能比中国版本的价高10倍以上。
另外,韩国版本的古籍相对较多,仅略少于日本,但高丽时期的版本也受中国买家青睐。
据林逸了解,越南和韩国的古籍版本年代最早可追至中国的宋朝时代,而最近的仅为上世纪40年代左右,但均有中国买家追捧;而只要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版本,不管时代多近,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按照林逸和海棠的蜜月淘书规划路线,先去日本淘书,主要去淘那里的“和刻本”。
因为林逸知道,这种古籍版本属于日本早期翻刻的汉籍。是中国古代文献在日本流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汉籍在域外传播最活跃、最发达的一个系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五山本、正平本。和刻本品种多、刻印美,在内容方面,也往往涉及中国旧学问,有些著名的汉学家如赖襄、冈千仞、内藤湖南等都属造诣很深者。和刻本如今已经渐渐成为古籍善本收藏中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分支。但对于林逸来说,收藏这种版本的最主要原因是价廉,量大。只要你有心,就能够从日本收回几卡车,而日后,这些版本必将升值。
除此之外,林逸因为经常淘书藏书,也喜欢在网络上淘一些珍稀孤本,因此知道有一些有能耐的人,就从日本大量购进和刻本,然后拿到网上进行拍卖,据说年收入四五百万,价格不断上涨,购买者依旧如风似火。
……
从香港到日本,搭乘飞机不过才几个小时,林逸所去的第一站就是“仙台”。
林逸之所以要去仙台,因为他对这里有鲁迅情节。记得清楚,在上学的时候他曾学过一片课文《藤野先生》,记录的就是文学大师鲁迅年轻时候在仙台求学的经历。
如今林逸还可以清楚地背下这篇课文的其中一段: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
如今的仙台则是日本的一座大城市,没有太多的中国留学生,却有太多的中国游客,以至于林逸时常在路上听到操着各种口音的中国人。
林逸听说现在中国游客在日本很受欢迎,大家喜欢在这里购买免税商品,比如化妆品,奢侈品,以及家电等。因此商人十分欢迎这些喜欢用现金购买商品的游客,以至于在很多商店你都可以看到大横幅的“热烈欢迎中国游客”,以及柜台上用汉字所写的促销价签和打折牌。
至于仙台这种地方的食物,也不再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只要你肯花钱,肯去寻找,就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日本料理,以及中国炸酱面,饺子等美食。
相比其他旅客来到日本不是购买家电,就是享受美食,要么参观风景,林逸唯一的目的就是淘书。而恰恰仙台市日本最富有淘书气息的一个地方。
不用刻意去打听,林逸带着海棠就来到了位于仙台鲁迅之碑附近的几家旧书店。
林逸打听得知,这些旧书店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其盛起源于当初清朝留日学生在此地求学,喜欢购买各种中文古籍,因此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旧书市场。随着年代的推移,如今这座旧书市场已经萎靡不振,原本数十家的旧书店大部分已经关门,只留下七八家遗留下来。其中有一家名字叫“伊藤斋”的,自称当年鲁迅就在这里购买过他们的旧书。
当林逸进去的时候,还看到这家书店里面挂满了关于鲁迅的各种照片。其中鲁迅穿着长袍,夹着烟沉思的,还有鲁迅坐下挥笔疾书的,这些照片林逸在国内关于鲁迅的资料中看到过,显然这个伊藤老板也是有心人,把这些资料图片放大了,作为该店的历史来装饰。
也许真的是因为“鲁迅”的缘故,来这家旧书店的竟然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准确地说,大多数都是中国游客。
林逸仔细看他们所挑选的书,不是四书就是五经,属于很平常的“和刻本”,可是他们却乐呵呵的,似乎淘到了什么宝贝。在林逸看来,也许他们并不在行,在这里淘的也不是书,而是一种怀念伟人的情怀。
见林逸看着这家书店,并没有急着淘书,而是站在一旁发呆,和他一起来的海棠就忍不住提醒他道:“别呆着了---既入宝山,怎可空手而归?就让我见识一下你传说的捡漏功力!”
林逸莞尔一笑,这算不算老婆催老公?看起来自己这个老婆想要自己大发神威,把这些日本人的宝贝全都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