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六章:风言风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晚上云景灏二人从县城回来后,吃过晚饭,洛锦绣才将周喜儿说过的事情提了出来,问道:“今年真的可能要旱?”

    云景灏和闫景承神色同时微微顿住,前者道:“如果最近几天再不下雨的话,干旱的可能至少占七成。”

    闫景承则道:“不只是杏林镇周边,包括整个芙蓉县以及周边好几个县,大半个北地都有干旱的迹象。”这两天他跟着云景灏去县城主要就是因为发现了不对劲,让和他同来的随行之人到周边县里去打探消息,最后得知,几个县的情况相差不多,甚至上溪村还算是相对好一点的,至少村里就有个水量不算很少的溪流可以用来灌溉。

    那些本就没什么灌溉水的偏远村落,主要是靠着从水井里打水,速度慢不说,一个村子里的水井本身数量就不多,供全村的人给田地灌溉用,没多久地下水线就降低了许多。

    “官府那边没什么动静吗?”洛锦绣问道。

    闫景承神色微沉,“干旱的规模不小,朝廷必然会重视起来,按照惯例会想办法尽量减轻损失,否则要是旱得太严重了,就会出现许多灾民,到时候再出赈灾银或是赈灾粮,以及处理往其他地方涌去的灾民,投入会更大。”

    眼下的状况远没有他说得那么严重,只是身份不同,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闫景承要看得更长远,而上溪村以及其他周边村子里的村民,心里最期盼的仅仅只是希望下一场雨,后面的事情,他们还没那个心思多想。

    “小舅舅是工部侍郎,水利方面的事情也归他管,水利不管在治理洪涝还是干旱方面都大有影响,可历朝历代以来水利治理却始终不见多少成效。”闫景承心中也颇为无奈。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硬件条件不够啊!人力再如何努力也是白搭,特别是古代科技手段不足,效率低下,想做什么大工程难保要劳民伤财,最后能不能达成想达到的目标不好说,还可能百搭进去许多钱甚至是劳力。

    洛锦绣倒是有心帮忙,也知道她已知的历史上有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郑国渠之类,奈何,术业有专攻,她杂七杂八的东西知道的是不少,但这么专业性的东西,还真没机会做什么了解,也压根没想过要了解。

    再者,就算她知道怎么弄这些水利工程,需要花费的金银和人力庞大,皇帝还不一定会点头呢,没真正将工程成功做出来让人亲眼见到效果来,也不会有人相信她一个黄毛丫头能懂这玩意。

    最重要的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也解决不了当下已经在发生的旱事。

    大型水利工程是指望不上了,或许她应该换个思路,想想有没有别的什么法子能帮着引水,尽可能地缓解灌溉不足,作物无法生长的情况以解燃眉之急?

    云景灏暂时不知道她的想法,心中却还有个担心的问题没有提出来,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陷入沉思当中的洛锦绣,决定先看看情况再说。

    之后的几天,依旧滴雨未下,干旱的征兆更明显了,离村里的溪流距离最远,灌溉最不方便的田地已经死了不少苗子,云景灏他们家自己种的那几亩地里的苗子也蔫巴巴的,有少量干死的。

    里正招来村里的人坐在一起商量着该怎么办,能不能想什么法子保证留存下来更多的作物,是要舍弃一部分,专心灌溉相对好一点的,还是一起掏钱多打几口井?

    村里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一时拿不定主意,主要也是不少人家想到真要是旱了,今年的收成完了,手里有点钱才能挺过去,把钱拿出来打了井,要是最后庄稼到底还是都毁了怎么办?岂不是两头空?

    里正又不可能逼着村里人掏钱,他自己就算想负责所有打井的花用,打井本身就不便宜,里正家也真没那么阔绰的余地,他自己又何尝不需要以防万一留些钱财以应急?

    商量了好几天没能决出个结果来不说,村里还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村民们说闲话的对象,直至大院中的云景灏夫妻俩。

    “现在想想真是悔死我了,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地跟着其他人一块儿要种什么药材!”一个中年妇人拍着大腿满脸懊悔。

    旁边其他几个村妇也连连点头,表情不佳,“就是啊!药材可比一般庄稼更不好种活,要是稻谷粮食多种一些,努努力等秋天还是能收获一批粮食不至于担心饿死,现在好了,地里开始旱,不少药材苗子都死了,稻苗也死了不少,秋收的时候那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亏大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