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女帝师五(3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引回鹘南下,哪怕汴城已被重重围住,哪怕天翻地覆、四夷腾越,哪怕人心尽失,人人侧目,哪怕今日生、明日死,高旸也必会称帝。我坦然道:“这是自然。”

    绿萼垂头道:“朝政上的事情,奴婢当真是不懂。奴婢也不如银杏妹妹,能帮上姑娘。”

    我笑道:“谁说的?我被困在信王府的时候,多亏你当机立断,指点银杏和刘钜去找施大人,我才能查到朱云刺杀先帝的铁证。若不是你,我用什么来筹谋呢?”

    绿萼垂眸一笑,微微出神,好一会儿才又问道:“咱们真的能为先帝复仇么?”

    我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78]。我虽远称不上‘竭节赴义’,但先帝被刺,我没有别的路可走。”

    绿萼嗯了一声,认真道:“恕奴婢直言,其实先帝已然崩逝,姑娘大可不必如此执着。奴婢不是怕死,只是人生短短数十年,姑娘已经操劳了半生,何必总是为难自己?除了父母之仇,有什么仇是非报不可的?”

    隐秘而深藏的恨自心底汹涌而出,那冰寒窒息、敲骨吸髓的痛楚,足以令我拼尽余生相抗。绿萼和银杏终究还是不懂。我已无力分辩,连支撑身体的力气也阒然散去,帐顶的暗红似层层叠叠的血色胀满我的双眼,教人涩然落泪。我叹道:“别胡思乱想了,好好歇息吧。”

    仁和屯的屋子不过一两日便收拾出来了。我禀明了母亲,说要去青州,母亲再没有像往年那般伤心怨愤,仿佛很赞成似的,做了许多糕点,备了许多丸药让我随身带着。出宫的第三日,我便带着银杏与绿萼,往仁和屯去了。

    太阳刚刚露出半个头,晨光贴地奔涌,整片大地都染成了金黄色。阳光透过父亲和芳馨长眠的小槐树林子,像烧得通红的长剑淬在雪里,燃起浓烈的花香。我拜祭过父亲和芳馨,这才去往旧居。

    村居冒起炊烟,似飘摇的召唤。两进旧屋子临水而立,门前两株玉兰盛开。水边垂柳沐首,池心天光云影。我忽然想,就这样停下吧,若能在此度过余生,又葬身于此,夫复何求?

    这样想着,不觉双眼一热。再向前数步,塘边的柳树下转出一个人来,一张圆脸,身材矮胖,正是五年未见的杜娇。我又惊又喜,连忙上前行礼:“杜大人,多年不见。”

    杜娇一袭青衫,以逍遥巾束冠,甚是质朴:“君侯安好,在下杜娇有礼。”

    我好奇道:“杜大人怎的到这里来了?”

    杜娇笑道:“本想踏青,谁知看见君侯的车驾早早便出了东门。在下猜君侯定是来仁和屯拜祭先公,所以先到此等候。”

    我笑道:“若说踏青,杜大人出城也太早了些。”

    杜娇道:“不早。晚些赏春的人多了,在下正好回城处置公务。”杜娇身为秘书省监、太常寺卿,本当日日上朝才对。想是柔桑在宫中养胎,托病免了早朝,他才能如此悠闲。

    东南风吹皱了水面,柳絮向天飘散,一阵洋洋洒洒往西北去了。杜娇来仁和屯等我,也不是头一次了。于是我径直道:“听闻裘大人外放了,不知是哪州哪郡。杜大人与裘大人可有联络?”

    杜娇道:“裘大人去了泾州,在下与裘大人偶有书信往来。”

    我颔首道:“泾州在西北,户不满二万,口不满八万,所辖才只四县。以裘大人的才能,当真是大材小用了。”

    杜娇淡淡一笑:“‘不以不必显而废忠’[79],都是国事,谈何大用小用?”

    我笑道:“大人高见。”

    杜娇笑道:“君侯可知道昌王的事?”

    我摇头道:“我只知先帝驾崩,昌王不肯回京,其余的消息,一丝未闻。”

    杜娇笑道:“‘不肯’?君侯这样说,并不算‘一丝未闻’。”

    我连忙施了一礼:“杜大人既与裘大人有书信往来,西北的情势想必比玉机所知为多。”

    杜娇道:“在下只听说,昌王在狄道屯兵,说是防备吐蕃。”

    我心中一惊,狄道在洮水下游,隶属熙州。当年姜维大胜雍州刺史王经,乘胜进兵狄道城下。邓艾等力主退兵,陈泰却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80]遂以奇兵大破姜维。昌王的兵马粮草自洮水逆流而上,经渭河到达长安,不过数日而已。昌王只要拿下长安,沿途州县传檄而定。若拿下潼关,陇右、河西与关中便非朝廷所有。我不觉冷笑,怨不得竟一点消息也没有,若众人皆知,只怕整个汴城将陷入恐慌。

    杜娇道:“听说昌王本已回京奔丧,不知何故忽然回转。从此西北杳无音信。”说着转眸凝视,又道,“昌王忠心护国,这便是天意。”

    我只作不见,仰面望着湛蓝高远的天空,目光追随柳絮越去越远。昌王因何回转,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他折回西北,便再无回头之路。的确是天意。

    夜半下了一场雨,门前的玉兰花落了一地。春烟裹胁着柳色,雨后的塘子宿醉未醒,汴河却已喧嚣。八名身着青布短直裰的纤夫把信王府的游舫拉到城中的渡头。游舫赤柱华盖,雕栏画枋,前后各一亭,中间阔朗通畅。前亭中坐着一班女乐,后亭中已摆下了茶酒点心。服侍的从人有三十多,依舱壁而立。弦停歌住,一片鸦雀无声。

    启春亲自下船迎接,两边女人雁翅排开,一色的珠翠华衣,甚是气派。相比之下,启春只一袭牙白色窄袖春衫,通身不饰珠玉,只以玉簪束发,更显英丽明快。三月未见,启春清瘦不少。春风拂起她的衣裙,纤腰一握,她仿佛要从这繁华辐辏中乘风飞去。

    彼此寒暄一番,便携手上船。路过前亭,几个美貌的乐伎都起身行礼。软糯清新的话音中,一片环佩叮咚、珠玉泠泠。柔风扫动七弦,似有呜呜喑鸣之声。

    穿过舱中两列人墙,来到后亭。但见小方桌上摆了一件三层黑漆描金牡丹食盒并一套青瓷茶具,船尾摆了小炉,正在烹煮茶水。两个小丫头守着茶炉,像普通渔女一般,挽起袖子和裙裤,并肩向水,轻声说笑不绝。连岸上纤夫的姿态亦是轻松闲适的。

    我笑道:“姐姐费心了。”

    启春一抬手,船头响起幽幽一缕笛声,越过我的耳畔,一径向下游去了。启春笑道:“你一出王府,便进了宫,这一向也有数月未见。我这几个月实在有些忙碌,虽进宫了好几趟,却没来得及去漱玉斋看望妹妹。望妹妹见谅。”

    我笑道:“信王乃柱国,姐姐自然也跟着忙碌。”

    茶水齐备,启春亲自为我斟茶,一面笑道:“妹妹今日的气色甚好,到底是宫里的御医医术高明。”

    我忙道:“若无姐姐府中的女医及时救治,只怕没有御医什么事。”说罢举起今春新炮制的碧螺春,似扬起美酒,笑意更深,“就更不得见此盛景了。”

    启春垂眸一笑,唇角微颤:“说起妹妹的伤,我不敢居功,只有惭愧的份。”

    笛声随风远逝,筝鸣稍起。我笑道:“姐姐当真惭愧么?”

    启春眸色一跳,凝成一线暗绿的疑光:“妹妹在我府中受伤,我一直伤心惭愧,自责不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