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8章 女帝师五(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还请如实答朕。”

    高曜登上帝位,其沉稳与精明,其神态和语气,都变得酷似高思谚。他说我变了一个人,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他的变化令人欣喜和安心,又倍感寒意。帝王宝座,像一具冰棺,陈放着千年不朽千篇一律的青白面孔,供人瞻仰。

    他忽然提起陆愚卿和华阳公主,我有些不知所措。亲政第一天,就有人忙不迭把华阳公主的事告诉了高曜么?还是在他降居日华殿闭门不出的时候,就有人心急嘴快的去表忠心了呢?

    心念极快地转过,我仍旧抱着一丝希望:“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高曜微微冷笑:“今天朕第一天上朝,左将军陆愚卿就借口腿疾旧患,想辞官归养乡间。好像朕的朝堂上有毒蛇追着他咬似的,当真是煞风景。”

    我淡淡道:“陆将军为国征战多年,身罹疾患也甚是寻常。咸平十四年,将军便托疾推却了平定河北路归义侯叛乱的事。请问陛下准陆将军辞官了么?”

    高曜哼了一声:“陆将军为国辛劳多年,也该好好养病了。所以朕没有挽留,当堂照准。”

    通常官员辞官,皇帝都当挽留以示重用,似这般直通通地准予辞官,是示群臣以极度不满。然而陆愚卿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新君才登位,便不恤老臣,恐怕不但陆愚卿心生怨望,连群臣也会暗自不满。我不禁担心,竟有些怨他年少气盛了:“陆将军于国有功,先帝曾赞他是福将,且又是夷思皇后的兄长。陛下当礼敬才是——”

    高曜道:“朕是一国之君,那陆愚卿可有把朕放在眼中?什么托疾辞官,分明是试探朕!朕可没工夫和他耍三留三辞的把戏。再说正因朕礼敬这位舅舅,所以诸事无不应允。这难道不好么?”

    日华殿的南书房甚是逼仄,我退到窗边,对新君的锋芒避无可避:“陛下……”

    高曜越说越气愤,语调激昂起来:“他以为朕不知道他心虚么?当日他是如何教华阳皇妹在先帝面前诋毁朕的,朕一清二楚!”

    我蹙眉道:“陛下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

    高曜一怔:“这么说,你也是知道这件事的。”我垂头不语,算是默认。他又道,“朕听闻当初父皇与华阳皇妹交谈之时,身边连个服侍的人也没有。闻得三言两语的,也就是当时几个守在外面的贴身内监。你是如何知道的?”

    尚未开言,忽见地下人影一颤,原是小简的肩头微微耸动。他低着头,双手绞成一团,自袖中露出一段发白的指节。高曜瞥了他一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色。

    我不慌不忙道:“此事说来也巧,当时微臣正往小书房,听见华阳公主来请安。公主殿下一向不愿见到微臣,所以微臣暂避不出,因此无意中听见先帝与公主殿下交谈。”小简的双手顿时松了几分,鬓边的冷汗在窗下细密如针芒。

    高曜道:“这样说来,你比他们听得还要清楚?”说着一指小简。

    我叹道:“微臣的确字字耳闻,如錾心头。然而微臣不能将此事禀告陛下,请陛下恕罪。”

    高曜一怔,随即笑道:“朕知道你又要来‘疏不间亲,远不间近’这一套。你不说,朕也知道。”

    我下拜恳求:“请陛下不要责怪公主殿下,殿下还是孩子。”

    高曜哈哈一笑:“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便入宫教朕读书了,朕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已立志了。华阳已经知道说保太后、野王君了,你还要把她当小孩子看待?她句句陷你于不义,你还为她隐瞒?”

    我忙道:“殿下只是痛恨微臣,并非真心想诋毁兄长。请陛下千万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高曜起身下了书案扶我起身:“朕不会为难华阳皇妹。父皇生前最疼爱这个妹妹,朕自然也疼她。只当这所有的话都是陆愚卿教授的好了。只是朕刚刚登基,陆愚卿就辞官,不但心虚,亦且心存怨望。不明就里的还以为是朕不想让他留在朝中。”

    我笑道:“这也不难。只管大张旗鼓地每日派御医诊断用药,再多多赏赐,召进宫闲谈一两次,或陛下亲自过府一叙。不过几日,大家便都知道陛下优恤老臣,不忘与先帝一起开疆拓土的功臣。”

    高曜对自己的年少气盛不免生出一丝愧赧,双颊微红,笑意顿时温和不少:“你总是喜欢息事宁人。对慧太嫔是如此,对华阳皇妹也是如此。”

    我恳切道:“华阳公主殿下幼失双亲,还请陛下多多垂怜。”

    高曜道:“你放心,朕一定会好好对待弟妹的。尤其是四弟,朕会给他最好的封地,最高的俸禄。过些日子,朕便封三弟和四弟为郡王,几个皇妹加封长公主,熙平姑母加封大长公主。五弟虽然出嗣睿王一支,但朕准许他十二岁之前都养在生母沈太妃身边。若睿皇叔这些年生下了小王子,那就另赐五弟爵位。将来众弟出宫开府之时,朕准他们的生母出宫同住,令众弟尽孝道,众庶母安享天伦。你说这样好不好?”

    我欢喜道:“陛下圣明。”

    高曜道:“其实朕很想你留在宫中,一来匡扶政事,二来还可与婉太妃作伴。”

    我感激道:“多谢陛下,然微臣去意已决。”

    高曜忙道:“你知道,这满朝的文武,朕只信得过你。”说着扁起嘴,微微鼓起双腮,现出一丝儿时的委屈与失望。

    我一笑,语气中带了两分怜爱和教导之意:“陛下这是说哪里话?圣君忠臣,率公循义,牧守黎庶,天之常道。何为小儿女之叹,意私愿之不协?”

    高曜口角一松,不禁笑了:“玉机所言有理,是朕失言。朕第一日亲政,玉机就直言劝谏。若玉机常在朕身边,于国事定然多有裨益。”

    我恭谨道:“微臣些微见识,过蒙圣恩,臣道所守,不敢不谏。然微臣一介妇人,实不宜久干国政。更何况,微臣声名狼藉,恐有损圣誉。”

    高曜笑道:“声名狼藉?此言未免太重。也罢,既然你退意已决,朕也不便强留。如此,朕便封你为新平县侯,封邑三百户。明日便让少府在京城找一座好宅子给你。封侯开府,无上荣耀,看谁还敢非议?”

    我奇道:“新平县侯?自古哪有女子封侯的?”

    高曜道:“你也算博览群书,怎么糊涂了?吕后曾封自己的妹妹吕媭为临光侯,汉高祖封自己的大嫂为阴安侯,相者许负也被高祖封为鸣雌亭侯,萧何的夫人继承了萧何的爵位酂侯。朕封你为新平县侯,彰显帝师功劳,实是理所应当。不仅如此,朕还要赐你‘帝师’之号,以褒扬你多年来的教导扶持之功。”不待我回话,高曜又道,“朕说过的,要封姐姐为县侯,君无戏言。”

    犹记十年前我向高曜说起李广难封一事,年仅五岁的高曜夸下海口,“待孤长大了,一定封姐姐为侯!”我问道:“也是关内侯么?”他摇头道:“不。是县侯。”

    儿时的戏言,他竟还记得。我眼中一热,只得下拜谢恩:“微臣惶恐。微臣谢陛下圣恩。”

    高曜道:“你助先帝理政有功,这一层功劳却还没赏。听说父皇早有嘉奖之心,就让朕代父皇赏赐你。只是爵位封邑、粟帛奴婢都已赏过,不知你还想要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