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女帝师三(5)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沿着那车辙赶到芦花渡,也只有一个人在等我。他说其他人都被他打发去上下游的渡头打探消息了。只留他在芦花渡细细询问停靠的船只,有没有谁看到从船上抬下一个人来,装进了马车运走的。此时已是傍晚,天快黑了,许多从汴城水门出城的船只停靠过来,都说没见过。做买卖的早上驾船进城,傍晚才出城,而父亲被抬上车的时候,是晌午时分,再加上快过新年,水面上自然没什么船,实属常事。此时天已黑尽,派到别的渡头的人也都回来了,纷纷说没有问到。就在绝望之时,水面上冉冉一盏孤灯飘了过来,在我们面前停下。我拿灯上前一照,原来是个沿街卖腊货的中年男人,身着灰布棉直裰,腰里挂着两串脏兮兮的腊肠和两只腊鸭,额角和颧骨还带着伤。他见我拿灯照他,顿时没好气起来,骂我晃了他的眼睛。照我平日的脾性,我定要把他按在地上捶两下才解气,但此时父亲的事情要紧,况我还有事要问他,故此忍着气听他骂了好一会儿。原来此人在城中逗留太久,出水门时已经迟了,被两个小兵为难,问他要没有卖出去的腊肠和腊鸭,他不给,那两个小兵便打了他两下。后来又抱怨他的婆娘,说早起绊了半日的嘴,才误了进城卖货的时辰。他进城本来就迟,还在渡头看到船上抬下一个死人,晦气得很,怪不得一天都没运气,货没卖完不说,还吃人一顿拳脚,回来还要被人晃眼睛。我一听,连忙将父亲钱袋中的一个十两的银锭子拿出来,让他说明抬死人之事。”

    我听得入神,不觉微笑道:“你为他转运了。甚好。”

    朱云道:“那人说,他快晌午才赶到芦花渡,刚刚驶离渡头,便见两艘竹篷小船迎面驶了过来,在渡头停下,抬下来一个半死不活的男人,塞进马车便走了。因他好奇多看了一眼,还被人扔了石头,险些砸中了脑袋,因此一天没好气。”

    我问道:“那船从哪里来?什么模样?”

    朱云道:“既然是迎面驶来,多半是从水门中出来。听那男子说,船是最常见的竹篷小舟,分别刷着‘丁子’二字与‘丁丑’二字。应是汴城船埠可随意租借的小船。”

    我忍不住道:“这农人竟然认字。”

    朱云微笑道:“当时我也是这样问的,他说‘丁’‘子’‘丑’三子简单,才能认得住。若换个‘戊戌’号开到他面前,还不要了他的命?”

    我亦忍俊不禁:“贫嘴。”

    朱云道:“可惜当时城门已关,我和众人只得寻个村店住下,又将钱袋中剩下的银子都分给了众人。好歹随我辛苦一场,也不能让他们吃亏。”

    我合目赞许道:“甚好。”

    朱云得意道:“今早我一进城来,便将船埠的老板从床上拖了起来,询问他昨日是谁租借了丁子号和丁丑号船。那人本来没好气,被我一顿打服帖了,才将账簿拿来我看。原来租借丁子号和丁丑号船的,是一个叫作张武的人。此人身材粗壮,一脸横肉,右手手背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我悚然一惊,蘧然睁目,左手一颤,茶盏一歪,茶水倾在桌上,沥沥滴在我的绣鞋上。“父亲在天有灵!果然是他!”

    朱云惊诧道:“二姐认识此人?”

    我又往他碟中放了一枚菊花糕:“你既查到此人,与我所思全然一般。甚好。云弟,你辛苦了。”

    朱云的眼睛瞪得碗大:“二姐,你不但认得此人,而且早就知道咱们的仇人是谁,是不是?”

    我微笑道:“你且别问那么多。我要差你去做一件事,若天可怜见做得了,怎么也能出一口恶气。只是这件事要胆大心细,你敢不敢?”

    朱云道:“请二姐吩咐。”我便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朱云站起身大踏步就向外走,“我这就去寻。”说罢,人已在一丈开外了。

    只听得门外玉枢的声音道:“小弟,你去哪?你不是要歇息么?”

    朱云大声道:“我有要事出门一趟,我不睡了!”声音渐杳,终不可闻。

    一觉睡到午后才起身。芳馨已经把小莲儿并两个小丫头遣出宫来服侍。用过午膳,小莲儿端了一碗药汁进来摊着。只听灵堂中传来低沉的梵唱,木鱼的嗒嗒声响像雨点一样四散飘逸,浸润着父亲一生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抱负。众女的哭声此起彼伏,如海浪般将父亲的苦痛和执念送达彼岸,在春雨般的安抚中归于平静。

    我问道:“这些僧众是从哪里请来的?”

    小莲儿道:“是从宫里来的。”

    我端过药碗来缓缓吹着:“我昨晚出来得急,陛下后来怎样了?”

    小莲儿道:“陛下在玉茗堂坐了一会儿,出来时脸色很不好,转头便去了守坤宫。听说在宫宴上,陛下和皇后连话也没有多说一句。且因为一道菌汤不合口味,当众把颖嫔娘娘说了两句。颖嫔娘娘当时并未怎样,听说回到宫里哭了一宿呢。”

    一线苦热贯穿胸腹,我叹息道:“我早就告诉过她,让她去定乾宫做女御。她不听,至有今日之辱。”

    小莲儿道:“原来姑娘早就料到了。后来陛下回宫了,只叫弘阳郡王殿下陪着。父子俩下了半夜的棋。殿下回去后,陛下连夜宣了掖庭令施大人入宫,密谈了半夜,天快亮时才睡了片刻。今日散朝后便命明光寺的僧众来这里念经超度,恐怕一会儿还有圣旨要下来。”

    我又问:“芳馨姑姑可有话说?”

    小莲儿道:“姑姑说,姑娘伤心归伤心,自己的身子是要紧的,况且这世上没有姑娘看不透的事情,最要紧是宽心、静心。”我心中一暖,舌头也不觉得苦了。小莲儿又道,“才刚姑娘睡着的时候,信王世子来拜祭过了。绿萼姐姐让奴婢回禀姑娘,说已经将东西还给世子殿下了,殿下什么也没有说便收下了。请姑娘放心。”

    我一声叹息,沉默不语。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逢时。”[8]我和他,时乖势寝。常炜说:“直道受戮,死自分耳。”[9]我和他,就死无恨。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10]我和他,亦算有始有终。

    小莲儿见我发呆,便递了一个帖子过来,“还有一事。刚才抚军将军府的家人送了一张帖子来,说请姑娘后天去抚军将军府赴宴。”

    我这才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一,是启春十七周岁的生辰。过去四年,我每逢正月初三都要和苏燕燕一道去她家中小聚,通常启春都会命家人送请帖过来。我展帖看过,叹道:“这会儿我也没心思回信给她。你寻个人去将军府走一趟,就说我热孝在身,不能去了。”

    小莲儿道:“这还用姑娘吩咐么?绿萼姐姐早就遣人回信了。”

    我微微一笑,将药饮尽:“那就好。扶我去给父亲磕头吧。”

    小小的灵堂中跪了十几个女人,母亲跪在灵床边垂头哭泣。八九个白衣僧人坐在中间合十念经,上首一位老僧不徐不疾地敲着木鱼。我拈香拜过,正要在母亲身边跪下,忽听院门外传来沉重杂沓的靴声,府中一个好事的小厮跳了进来大声道:“朱婶婶,朱婶婶,皇帝老爷派人来送东西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