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映阙①,烘散蓂墀雪②。比拟寻常清景别③,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④,分辉借与宫莲⑤。七宝修成合壁⑥,重轮岁岁中天⑦。
【注解】
①瑶华:白色的花,此处指美玉。
②萁墀:长有瑞草的殿阶。萁,一种有祥瑞之意的草。
③清景:清光。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④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来指清澈的水池。《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初弦:上弦月,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那时的月亮弯如弓弦,故得名。
⑤宫莲:莲花瓣的美称。
⑥七宝:圆月的美称,据古代民间传说,月亮是由七宝组成的。
⑦重轮:月亮四周的光线经过云层冰晶的折射后形成的光圈,古代认为是祥瑞的现象。
【典评】
尽管纳兰写的是上元节,可他的角度却与以往不同,他写到了月食。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去描写月食的景象,前后八句,写了月食发生的整个过程和特别的景致:上片前一句描述了月全食时所看到的景致,入蚀之月好像是散发着光彩的美玉似的,在长有瑞草的殿阶上呈现出了一片洁白的景致。与往年比较,更加梦幻迷离,可谓是第一团圆之节。下片写月亮出蚀的景象,前两句写月蚀渐出,如同初弦夜的景象,后两句写月亮回归圆满,清辉重新洒满了人间。
“瑶华映阙”里的“瑶华”是指美玉,晋葛洪在《抱朴子·助学》里提到:“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瑶华散发的光彩,无须雕饰,是一种天然的美丽,光芒持久而弥新。纳兰在此处用瑶华去形容月光,更加突出了月色的清冷,如同美玉般珍贵。
“烘散萁墀雪。”,纳兰在这首词中用到很多典故,这一句就是一个典故。“墀”,一种长有瑞草的殿阶,“萁”是一种有祥瑞之意的草。上片的意境朦胧而迷离,转至下片则清晰有加,下片描写了月亮出蚀的景象,令人非常震撼,好像感同身受一样。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这句写月食初蚀的景象,神话和现实相融合,里面虚幻,时而真切,意境非常美妙。而后又描写了月食结束后的景象,“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月食过后,清辉重新洒满了人间,使人心中涌出一种劫后重生的欣喜。这首词在描写月食的过程时,令人内心跌宕起伏,实属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