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二龙山之战的真正红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即是在三八线上和当时天下无敌、挟完胜二次世界大战之威的美军打成平手的那支队伍。

    关键是,他们是在饥寒交迫、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顶住的。

    扯远了,说回来。

    即使是在美利奸那样的文明土地上,挟无上威望赢得南北战争、统一了国家、手握骁勇善战的美国骑兵的格兰特将军。

    他当时也不得不迫于百废待兴形势,对北美大陆上那林立的山寨土匪们采取了诏安策略。

    由此看呢,现在倒也不能一味的对时间早了八百年,生产力更弱,外部环境更恶化、本身就不善于作战的北宋政权的诏安为主的主导思想吐槽了。

    但也正因为在诏安为主的政治大基调下,头铁的小高衙内,冲冠一怒就干了二龙山。

    这个影响力在政治上其实没多重要,几百千把人参与的小战役而已,这种规模的战斗若发生在秦凤路,都不够老种经略相公写报告的级别。

    但在孟州本路,在民间,是真的震撼。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敢携带着财货上路了。

    有人先行尝到甜头后,自然就有人跟随。于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孟州的生意忽然好做了。

    大家还知道,自小高衙内出兵二龙山之后。来孟州做生意除了不会被土匪骚扰外,孟州人的购买能力正在快速上升。

    至于原因无他,只因着名败家子小高衙内,花大价钱请了一堆人在那莫名其妙的荒地上干活,说是搞什么开发区。

    这开发区尚未建好,根本不见有什么“养殖技术成果”。

    却为孟州之地,额外开辟出了一个小镇来。

    参与开荒的那几千民夫扎营的地方,现在就是个小镇。

    皆因那些大头工人的工钱不错,手头宽松了,自然就有了消费需求。

    于是开始有头脑灵光的商贩想到了那些人的需求,尝试去那边卖东西。

    发现好卖,几乎是个东西,就会被那些混蛋抢着买光。

    包括青楼老鸨都看到那边的“低端市场需求”。

    于是,这些商贩现在干脆不流动了,都争先恐后的置办地契租约,打算在开发区自建店铺,就做那些工人们的生意。

    这是因为小高衙内给了第二个承诺,说这支大建设队伍不会解散,十年内只会扩大建设规模,而不会停止步伐。

    这其实只是个正常又普通的商业想法。

    问题就在于,开发区那边的地约权,现在都在高明手里。

    于是当初以白菜价从老张手里拿地的小高,正在以二房东姿态,把开发区的部分土地转租给闻而来投资的商号。

    价格当然是水涨船高了。

    至于转租地契的收入,则再次投入开发区建设,用于扩大招收工人支付工资。

    参与建设的工人越多,这个“小镇”越兴旺,来入驻谈价的商家自然越多。

    眼下已经形成了小高衙内规划中的正循环。

    于是现在,孟州之地是真真实实进入了滚雪球状态,对周围地区的一切人力物力资源,形成了强劲虹吸效应。

    众所周知在越不发达越封建的年代里,一个国家的头部城市,越会对全国形成资源的虹吸效应。

    二十世纪初的纽约之于美国是这样,世纪末的上海之于中华还是这样。

    现在的孟州,虽然远没大东京虹吸全国资源那么夸张,但形式的转变,已然连张叔夜都吓到了。

    从各县各曹上报的数据看,仅税收一项,自小高拿地并出兵二龙山以来的两月,已超越了过去一年的孟州税费总和。

    这反倒是惊得张叔夜不知怎么上报了曹司转运使了。

    书房里,张叔夜于烛火下,始终在斟酌写给曹司相公的报表。

    至今已经删改好几遍,但不论怎么看,仍旧像是胡编乱造的浮夸。

    “纪然怎么看?”

    张叔夜看向了闺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