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三三章 鏖战淞沪——力行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得只能听到细细的呼吸声。

    一生有过无数兼职的蒋介石,自然是力行社的真命社长。他开始致辞了,这个讲话也一如他惯有的枯燥、烦琐。他显得异常振奋,满口“力行”、“复兴”的词汇。他的身后,挂着他自己拟订的,大抵是照抄清末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手书,“驱逐倭寇、复兴民族、平均地权、完成革命”。

    讲话后,依照“民主集权”的原则,四十余人进行了人事评议和投票选举。得票的多少,将是干事、常务干事、力行社书记,以及力行社监察委员人选的主要依据。

    邓文仪因任蒋介石秘书,没有成为被选举人;滕杰、贺衷寒、康泽、酆悌、桂永清、周复、肖赞育、郑介民、邱开基九人被选为干事。力行社第一个赞助者曾扩情落选,在许多人的评议里,这个当年的“扩大哥”既娶了姨太太,偶然还吸食**,他“能力全无、经验略有、但近来官僚不堪”。

    得票较多的胡宗南被蒋介石亲笔圈出了干事人选。蒋介石的理由是,“带兵官”不要多参与政治事务,以免影响打仗。此外,怎么也不能占据地位的戴笠,被蒋介石圈成了三个候补干事的最后一个。这可能与干事会里几乎没有浙江人有关,但也说明了所谓的“民主集权制”是怎么一回事。

    常务干事是“三驾马车”,滕杰、贺衷寒与康泽。其中滕杰代表黄埔四期,贺衷寒代表黄埔一期,康泽代表三期,以便力行社的统制全部黄埔力量。

    顺理成章地,贺衷寒出任力行社书记。按照“书记负责制”的原则,他要推荐下属各处处长、以及监察会人员的名单;但这些人选的确定,要经过社长蒋介石的同意。

    力行社下设六处,分别是书记、组织、宣传、军事、特务和总务。书记处是贺衷寒的助理机关,由力行社的几个“小字辈”组成。常务干事康泽兼任宣传处长,这和他正在办报的关系非常大,否则,他更合适的是周复的组织处长职务。他的《中国日报》也“顺便地”成为力行社的机关报。

    军事处长是除了不在场的胡宗南等人之外,唯一象模象样的“带兵官”桂永清。总务处长是毕业于日本经理学校,曾扬言向蒋介石告发、此时也被带到励志社的李一民。最后,为使力行社拥有一个比黄埔同学会更正式的“掩护和运用机关”,蒋介石决定设立一个新机构------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由肖赞育出任处长。

    这个“调查处”不仅继承了黄埔同学会的全部权力,而且权力版图扩展到了此时南京大小几十所的军校。此外,从它设立的那一天起,它就兼有特务机关的意味。

    会议就要结束了。在空旷的励志社大厅,蒋介石与四十余名与会者手拉着手,站成了一个大圆圈。他继续以他呆板的、毫无特色的语言进行鼓动:“三民主义力行社从此正式成立了,不达目的决不终止……”

    这一天,随着四十余人走出励志社、涌向附近的八宝街,一个悬念也留给了大多数与会者。那就是尚未确定的特务处处长人选。几十名黄埔学生纷纷猜测,将出任处长的,是滕杰的推荐人、已展现出特工天才的黄埔二期学生郑介民呢,还是蒋介石侍从秘书、兼任着精干的特务组织“调查科”科长的邓文仪?

    励志社成立大会使“三民主义力行社”浮出水面了。当时,没有人觉察到一个影响历史的事件在发生。没有任何报刊披露这个消息,至于麻木的人民,更不会想到这个小小的“社团”,日后会一度决定自己的命运。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