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二十一世纪奇观与杨家往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纽的路上,高架桥纵横交错,车流穿梭,更有一家降落的客机简直就在眼皮底下飞过,对于潘家宁来说这是日常,对于赵殿元来说,每一个点滴都是惊喜。

    “美国也不过如此吧。”赵殿元说,他在电影上看过三十年代的纽约,知道帝国大厦,第五大道,中国都发展成这样了,那美国还不漫天都是私人飞机。

    钱教授笑道:“那倒未必,美国的基础建设停滞发展几十年了,疫情之前,我去美国出差,洛杉矶机场的设施比浦东机场落后了三十年,他们那里还在使用现金和信用卡,在中国已经没人出门带钞票了,现在是第五次工业革命,是我们赶超欧美的机会。”

    “你是说,我们可以超过美国、英国、日本?”赵殿元瞠目结舌。

    “还有差距,但在GDP上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日本和英国,再有十年,也会超越美国,对此我很乐观。”钱教授说道,“你多走走,会有更深的感触,城市农村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几十年,是中国几千年来变化最大的几十年,用翻天覆地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这话一点不假,当赵殿元身处虹桥火车站时,他彻底震撼了,就像是来到北京紫禁城前的番邦国主,被天朝上国的威仪所征服,他无法想象一个屋檐下竟然能容纳这么大空间,他是坐过火车的,从上海到南京的特快时速高达八十五公里,但是听潘家宁说,现在的高铁时速是三百公里!

    赵殿元用刘放歌的身份证买的票,刷证件就可以检票上车,最神奇的是车上居然没人站着吗,全都有坐票,对此赵殿元很不理解,这过道不都空着,明明可以再上几十个人,为什么不卖站票了。

    钱教授说:“我年轻的时候,铁路运输和你那时候相比,区别不大,速度慢,人多,很多都是站票,但社会是在进步的嘛,家宁他们这一代人就赶上了。”

    赵殿元感慨:“生在现在,真是幸福。”

    钱教授说:“不光要生在现在,还要生对地方,生到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这种地方就不太妙,生在印度的话,连站票都没有,要买挂票。”

    火车缓缓从虹桥火车站驶出,赵殿元不再言语,转向窗外浏览大好河山,列车经过一片区域,只见几十条铁轨上并列停着流线型的白色列车,整装待发,气势恢宏,赵殿元激动地站了起来,等他想起拿手机拍照已经过去了。

    “这是上局的车辆段,停放保养列车的地方。”钱教授解释道。

    赵殿元告诫自己要淡定,不能再大惊小怪,值得惊讶的事情太多,他还有漫长的余生来体验。

    车到浙江的余姚北站,出站后当地有人来接,钱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一个学生在宁波市委工作,因为钱教授和当地有个文化上的合作项目,所以名正言顺的派了公车来接,一辆丰田考斯特带他们前往杨丽君的家乡慈溪市。

    慈溪是宁波下面的县级市,地处东海之滨,经济文化双发达,慈溪杨家是当地世家,家谱宗祠保存完好,甚至连当年的老房子都有留存,只是破败不堪,亟待修缮。

    钱教授是文化名人,当地文宣旅游部门都派员陪同,杨家更是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接待,这些都是该做足的排场和礼貌,但不是此行的工作重点,应付完这些面上的事情,钱教授迅速进入实地调研流程。

    恰好有一位杨氏嫡系族人是本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有他协助事半功倍。

    据杨家族谱记载,杨丽君的父亲名为杨世炎,是杨氏宗族的支脉之一,排行第二,上有兄长早逝,下有一女名为丽君,杨世炎没活到四十岁就去世了,甚至没来得及过继一个儿子,他妻子也很快离世,杨丽君依照约定,嫁给上海潘家做媳妇,离开慈溪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潘家宁提出想祭拜一下祖先,这位族叔摇头道:“找不到坟地。”

    封建礼法森严,进祖坟是一种待遇,按照规矩,无后的男性,无子的媳妇,出嫁的女儿,横死暴亡的人,光棍、太监、罪犯,妾室都是不能进祖坟的,杨世炎一家三口都符合这些条件,所以葬在外面,近百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别说这些孤坟了,就是祖坟也平了。

    “杨丽君有没有姐妹?”潘家宁又问道,“比如失散的双胞胎,长得酷似的表姐妹,堂姐妹什么的?”

    族叔翻了一下族谱,还是摇头:“没有,这一支人丁单薄,命运也多舛,杨世炎的大哥死的就早,没有留下后代,只有一个寡妇没多久也上吊了,杨世炎夫妇去世后,女儿被族中长辈带到上海嫁人,家里的房产土地就被其他亲戚占了,这在旧社会叫吃绝户。”

    “好惨……”潘家宁叹了口气,生在旧社会,身为女孩本身就是罪过,那是何等黑暗的年代啊。

    族叔又说:“这个大嫂还是个望门寡,没嫁过来丈夫就没了,但还是遵从礼教嫁到了杨家,独守空房,她自杀的时间很尴尬,是在妯娌分娩之后没几天。”

    “为什么自杀?”潘家宁追问。

    族叔两手一摊:“没有丈夫,没有儿女,也没有事情可做,时间久了,谁能受得了,人生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一个贞节牌坊么,思考的深入了,就会抑郁,抑郁了就会寻短见,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潘家宁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阴暗潮湿的深宅大院,秋雨绵绵无尽头,深闺怨妇独守空枕,寂寞难当,一双缠足却迈不出二门,连外面的世界都看不到,或许有一天,一个丰神俊朗的书生敲开她的房门,压抑的情和欲就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终于有一天纸包不住火,珠胎暗结,事情败露,唯有一死了之。

    这只是潘家宁的想象,真实的历史是何种模样,已经无人知晓了。

    晚饭时间,当地文化部门做东,公务招待不可以饮酒,所以宴后又有私人招待,赵殿元和潘家宁没有出席,只有钱教授一人,族叔才说出当年的一桩丑闻。

    “那个寡妇大嫂,是因为生了私孩子才自杀的,生的是个女孩,当即就处理掉了,不然也就留下了。”族叔说道,“这些没有记录在案,但也是确实存在的。”

    钱教授当然不会傻到去问如何处理,在那个年代,处理女婴的手法一般是溺死,或者丢到野外任由野狗撕咬。

    “这女孩能活下来也未可知。”钱教授举起酒杯。

    “只有天晓得了。”大家都举起酒杯,结束了这个令人不愉快的话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