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谢文通一出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到底还是她搞的。”

    “钱二姑娘确实不知情。”

    “那也是为了她,不然呢?为了朝廷和江山不成?若真有志于此,凭他的本事,早就不在国子监了。”

    总之,小皇帝要将功劳记在钱明月身上。

    徐平成去见了兴奋的徐太后,陈明利害,徐太后便劝小皇帝不要做这个打算。

    小皇帝对徐太后言听计从,第二日西角门视朝,便宣布立相事作废:“朕是太惶恐了,生怕治理不好江山,才会出此下策。诸位爱卿所虑极是,立相事就此作罢。”

    徐钱两家紧绷的弦才松了,但事情的影响远未结束。

    钱明月从哥哥们那边搜刮了些银子,又向母亲要了些体己,赏给张金元。这一点很重要,她学会用银子收买人心了。

    另外,群臣都认识到徐平成的野心有多大,他磨刀霍霍想实现自己的野望,势必要党同伐异,铲除异己,韩书荣、杜阳铭、谢傅詹等高官大臣首当其中。

    于是,严密地防着某人干政乱朝成了他们的共识。

    起初,谢傅詹派人专门盯着宫门,如果他进宫,自己就找借口进宫。后来,朝中重臣自觉轮班。

    徐平成被他们搞得无比郁闷,甚至觉得自己很冤。

    是,他想进一步做权臣,可寻常朝务不过是一些琐碎的小事,甚至多是无聊透顶的请安、报丰收、献祥瑞的折子,他便是帮着小皇帝批阅,又能产生什么影响不成?

    索性不再频繁地往宫里跑,他要做什么,难道一定是在宫里吗?

    小皇帝获得了相当大的独立空间,能够自己处理朝政,但他绝不肯自己处理朝政,反而“事无巨细”地向徐太后讨教。

    徐太后自然非常乐意,时常得意地想,先帝为了不让她临朝做了那么多安排,有什么用呢?新帝还不是对她言听计从?

    没什么能阻挡徐太后摄政的心,可惜摄政的心不能直接转化成摄政的能力。

    很多事情徐太后往往不知所措,就命人出宫问徐平成,自己能做主的,便给小皇帝出主意。

    不过,朝堂通常没什么“巨”事,传到徐太后面前的,往往是“细”事。

    当然,小皇帝对事情的看法也与常人不同,偶尔有些军国大事,他都当成小事处理了,反而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他会跟徐太后讨教,郑重其事地商量许久。

    不管怎样,朝政在有序运行,还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序。

    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终于定下来:庙号太宗,谥号武。自此要称太宗武皇帝了。

    徐平成上书,提议两位“主动”殉葬的妃嫔追封皇后;林长年谏言说赠后、继后按祖例不能入奉先殿,应当在奉先殿旁边开辟一处宫殿,专门祭祀赠后。

    徐太后授意后,小皇帝同意了。

    小皇帝没有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后,没有人提议,他自己似乎也没想起来。他只与徐太后亲近,像亲母子一般。

    太宗武皇帝百日前,皇宫过了一个没有宴会、没有歌舞、没有华灯的年。

    小皇帝改年号为成章,元贞翻篇了,大梁进入了新纪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