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外面开始下雨,开始去淅淅小雨,到快下课的时候突然转为大雨了。

    班里的一些同学开始给父母打电话,还有家在一起的商量着拼车回去,也有男生的跑着去学校小卖部买雨伞。

    苏欢摸了摸口袋,没带钱,打车买伞都行不通,也没有可来接自己的人。

    她低头笑了笑,不知道在笑什么。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一涌而出,苏欢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才不紧不慢的收拾东西出门。

    站在教学楼下,苏欢看着黄豆般大小的雨滴落在地上,在积水里打出一圈圈的涟漪。

    要是平时苏欢可能会就这样迈出步子,任由自己淋着雨回去,可是今天她不想这样,摸着身上穿着的新校服,这是顾七乐给自己买的,她不想新衣服淋湿。

    垂着头思索着,要不干脆等雨停了再回去?可是这雨要下多久呢?

    “苏欢?”

    身后有人叫自己。

    苏欢回头,是向家谢。

    他朝自己笑。

    向家谢:“没带伞?”

    苏欢点了点头。

    向家谢朝着苏欢晃了晃手中的雨伞。

    向家谢:“我带了,一起走吧。”

    苏欢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很大的黑伞,足够遮住两个人。

    苏欢抬头看了看大黑伞。

    向家谢:“在看什么?”

    苏欢:“你这把伞很大。”

    向家谢:“嗯,之前孙苗送的,我昨天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就带着了。”

    苏欢想,孙苗送这把伞的初衷应该是想有一天遇见今天这样的情况可以和他站在同一把伞下吧。

    这样想着,苏欢有些觉得自己不该站在这里才对。

    向家谢见苏欢沉思着,问她。

    向家谢:“又在想什么?”

    苏欢摇摇头,转问。

    苏欢:“孙苗呢?”

    向家谢摇摇头。

    向家谢:“大概被她爸接走了吧,你不知道,她爸宝贝着她呢,没逢刮风下雨,必定守候在学校外头。”

    苏欢低头浅浅笑着,喃喃的说。

    苏欢:“真好……”

    苏欢很羡慕孙苗,不论是从哪一方面,苏欢都很羡慕。

    向家谢跟着感叹。

    向家谢:“是啊,女孩儿就是好,娇气金贵,不像我们男孩子,家里都将就着养,接送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走回去喽。”

    向家谢调侃着自己,可却勾起了苏欢的伤心事。

    她也是女孩子。

    见苏欢不说话,向家谢有些不明所以。

    向家谢:“你怎么了?”

    苏欢抬头笑笑。

    苏欢:“没什么,就是想回去作业怎么写。”

    苏欢打着哈哈,向家谢不知道她家的情况,而苏欢面对家境优越的向家谢,少女那脆弱的自尊心使她也不想让向家谢知道。

    向家谢:“这么努力的吗?走路上还想这些。”

    苏欢笑笑没有说话。

    向家谢:“别想了,和我说说话。”

    苏欢:“好啊,说什么?”

    两个人并肩往前走着,两人的身后,马路那头,另一把大黑伞下的少年眼神复杂,有些冰冷,有些凌厉,可更多的,是深深的落寞……

    他握了握拳头,然后无力的松开,转身离开……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早读是语文,语文老师在台上兴致勃勃的讲课,有时候苏欢真的很佩服这些老师,尽管班里听课的人死气沉沉,但他们依旧能保持自己孜孜不倦的教学激情。

    “这篇《归去来兮辞》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站起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理所应当的没有人搭理他。

    不过语文老师并不觉得尴尬,没有人自告奋勇,他还可以点名嘛。

    “那……那就最后一排的那个女生吧。”

    苏欢知道他说的是自己。

    从座位上站起来,这篇课文自己昨天刚好预习过。

    苏欢:“序章示译: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十一月。正文翻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