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回乡少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明很困,孟川翻来覆去却怎么睡都睡不着,脑子里不停回想着村中同龄人的状况,各种杂念纷纷到来。

    村里不止一个崔大婶,也不止一个大伟。孟川小学三年同桌张达在镇上开了家烧烤店,一年十七八万入账;小河的南岸杨家老二,比孟川小三岁,在兴隅村和四个邻村开了八家麻将馆,一个月也能有两万多块收入;还有村东头的孔大辉在县城里……

    这些做生意的的孟川之前就知道。可哪怕不谈这些,村里做农民工的同龄人赚的钱也远超过他。

    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不要认为农民工赚的少,二是农民工也有区别的。一种是纯粹卖苦力的力气活如搬砖,工资只看量;另一种是虽然也很苦但有手艺的,如漆匠,工资受手艺加成。而大环境下愿意吃苦学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在瓦匠、木匠、漆匠、水电工这些工种缺口变大,这些工种的工资也因此越来越高。

    兴隅村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全村投入建筑装修行业,随便一队人就能把工种凑齐,能给客户进行新房装修一条龙服务,在外都是从胚房到可直接入住成品房装修工程全包。传承也一直延续到孟川这一辈,凡是没考上高中大学的,都跟在父亲或自家叔伯后面学手艺。比如孟宇,孟川的一位表弟,就跟着孟父当漆匠。

    当然也有不愿学手艺自己闯荡的。有像鲁大伟这样闯出来的,但更多的是得过且过、一事无成的,可也不能跟懒惰之人比,这类人,已经被孟川下意识忽略。

    孟川是五年前上大学,他的同龄人是跟着父辈边学边做干了五年,如今一年下来怎么也有七八万,比孟川五万不到的年收入高出很多。

    不谈什么以后,以后同龄人能独立包工程会赚得更多。先不谈苦不苦的问题,如今社会评价一个人,从来都只看钱。

    钱多你牛逼,钱少你就不行。

    大学生怎么了,学习好怎么了,出了大学后别人可不会管你学习怎么样,就看你能做多少工作,每月拿着四千多的死工资,没出息!

    然而这便是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的现状,毕业后成为白领勤勤恳恳工作,每月拿着固定工资,然后随着年纪渐长为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发愁,直至终老。一眼就几乎看见人生尽头,平淡而又令人绝望。

    这种生活从来都不是孟川想要的。孟川躺在床上,感觉他的某个念头又躁动起来。

    大三那年便有人指着孟川鼻子骂他没出息,让孟川离开她的女儿。他也因此在大四那年日以继夜的创业可最终却以失败收场。那年他亏损掉将近二十万,那是家里将近一半的存款,所以孟川毕业后才会老老实实地找工作拿死工资。

    毕业后这两年他不是没动过创业的念头,可一想到自己曾赔掉父母半辈子的血汗钱,他就害怕得不敢再有这念头。

    “算了,不想了。人活一辈子,不能只看别人,出去走走。”孟川拔掉消音耳塞下了床。

    孟川又一次安抚住他那颗越发躁动的创业冒险心,安慰自己小康即可,平淡是福。

    但,真的能安抚住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